学员登录
首页 >> 学院动态
虎踞2022丨未来农资“营销+”千人大课精彩继续

2021年12月4日,虎踞2022:未来农资“营销+”千人大课经过前一天的高质量分享学习,大家意犹未尽。今天上午,与会者早早来到现场,静静等待“换个赚法”大课的开始。

本次大会由华强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家冠名,泸天化·九禾股份有限公司、山西天脊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、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联合主办,由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西罗葛拉(深圳)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、广东瑞丰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广西德林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、安徽六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、云南马龙三福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联合协办,中国农资传媒、南方农村报、北方农资、农林卫视《中国农资秀》、数字三农等行业媒体共同发声。

,
,
 
数字农业全产业链需要以数字农业智慧云平台为核心,以大数据为基础,以不断提升农产运营能力为抓手,融合线下物联网设施。从而构建起高效能的数字化农业应用场景,让农业更轻松快乐!捷佳润科技集团创始人温标堂先生分享《换个打法:智慧农业时代的肥企变革之路》,他表示农业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是建立在高标准的智能设施设备、数字化农业管理应用和科学化植物营养体系的基础之上。在智能农业时代,化肥企业需要将重心从降本转向增产增收。以营养方案为核心,配套打造植保+农事方案,进而打造全程种植解决方案,最后通过数字化赋能,打造全程数字化种植解决方案。

 
换个赚法就是构建一个差异,可以重新构架产品也可以重新定义产品。差异化并非是指“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”,而是除了鸡蛋,还应该有其它的东西。不一定是产品差异化,也可以是营销、供应链、客户模型、分销模型,甚至是客户本身的差异化。西班牙西罗葛拉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李剑先生带来《换个赚法:重构农资行业盈利逻辑认知》课题,他认为差异化的核心是获得不对称竞争优势,产品开发要以当下应用场景为导向,产品应该是营销的结果,而不是原因。买家是需求的集合,换个赚法要关注价值链条和价值体系而不是具体某点。李老师认为核心竞争力未必不能被模仿,培养资源型竞争力才是换个赚法的方向。


根力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燕国胜先生为我们分享《成交为王:特肥营销的9种逻辑》,他认为赚钱就是成交的不断持续与优化,而组织创新则是一切经营的基础。一家年产能100万吨的传统复合肥企业,要转型做特肥,首先要从组织结构上进行变革,现有的组织不会为了卖一年三万吨的特种肥,而让自己的100万吨产能受影响,基层营销人员工作重点肯定是在自己5000吨的复合肥目标上,不会把精力花在100吨特种肥上。一切成交都是设计出来的,会销的本质是在短时间、大批次的统一认知,而产业上游对用户特肥投入成交具有绝对话语权。


在数字化、大链接、人工智能时代,未来的组织是平台化+小前端与大平台共生态的主流模式。原华为人力资源总监,资深管理培训专家王奇珍博士分享《人才管理:破解“招不到,留不住”的死局》,他认为人才是实践锻炼出来的,而非是温室培养出来的。他以华为人才管理模式为案例,明确在VUCA时代,企业的管理模式必须改变,新型管理模式的核心就是要落实责任下沉、权利下放,领导赋能,任务市场。要更新管理模式,领导首先要转变心态。拿领导赋能来说,赋能不是教下属怎么做,而是根据下属的需求,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支持。同时,王教授通过华为总裁竞聘案例,告诉大家领导者自己要能够持续进步,具备自我觉察和反思能力,心智模式也要随着团队的进步迭代更新。


工业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能源材料和机械资本,而互联网时代的核心竞争力是知识、人才和数据。广西财经学院教授、农业战略专家罗胜先生给大家带来《认知升级:数字时代农资行业认知观》课题,他表示农资从业者的知识体系决定了认知的领先性,农资人必须跳出自己的圈层,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意。在农资人原有圈层的认知里,数字农业可能就是一个APP加上一套滴灌设备,深入研究就会发现,它的信息采集技术来自于物联网,信息传输技术来自于5G。而在原有的认知里,物联网和5G,都离农资行业很远。
 

至此,历时两天的虎踞2022:未来农资“营销+”千人大课思想盛宴已落下帷幕!在这短暂时间里,我们收获了荣耀的奖杯,得到了多位专家导师的启发点醒,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农资朋友们!愿我们满载智慧与能量,乘风破浪,虎踞2022!
友情链接
异火创意  丨 春沣教育  丨 南方农村报  丨 北方农资  丨 百年盛世咨询  丨
深圳市春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